close

2009-07-09 工商時報 楊泰興/綜合報導
 面對零售業績下滑,日本最大運動品牌─「美津濃」壯士斷腕,一口氣關掉在中國的200家門市。美津濃方面表示:「此舉主要是為了提高坪效,精簡店鋪,把無效或坪效過低的店鋪淘汰是必然的。」

 無獨有偶的是,在中國運動品市場的前2名的愛迪達與耐吉表現也出現警訊,不過排名3、4名的中國的民族品牌「李寧牌」、「安踏」卻反向大幅擴張。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截至2008年底,美津濃於中國擁有260家直營店及642家加盟店。據報導,美津濃此次關閉的對象主要是位於北京、上海等地的虧損門市,但在其他城市,未來美津濃還是會繼續開店。

 目前在一級城市的門市多屬直營,其他城市則為加盟居多,美津濃行銷部門人員表示:「個別銷售業績不好的門店,我們已經停止營業。」

 早前幾年,美津濃每年都在中國增開100到200家新店,該公司曾希望藉2008年北京奧運會擴大市場,原先計畫今年將門市數增為1,200家,藉以逐漸拉近與愛迪達跟耐吉的距離,如今受挫於不景氣,擴張計畫喊停。

 事實上,身為北京奧運的獨家贊助商的愛迪達,在奧運結束後,也出現業績開始由盛而衰的情形,據瞭解,一般大型運動賽會結束後,贊助商的「光環效應」便會遞減,此為愛迪達衰退的一大原因,根據愛迪達早前發布的第一季財報顯示,純利暴跌97%至500萬歐元,銷售額減少2%,只剩下25.7億歐元。

 數據顯示,在亞洲,愛迪達由於中國、日本的市場需求不振,亞洲的銷售量減少了6%。為扭轉頹勢、降低成本,愛迪達計劃撤銷在亞洲和歐洲的地區總部,關閉部分分店,並重整批發業務,以達到每年節省1.3億美元的目標。

 而耐吉營運也遭逢相同困境,預估今年6到11月的訂單金額也將會同比減少5%。日前耐吉更關閉唯一在中國大陸自有工廠並終止跟數家合同工廠合作關係。

 反觀中國品牌卻呈現方興未艾的趨勢;中國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李寧」,去年全年業績同比大增52%,而這3個月來,李寧股價從14港元不到,一路勁揚到昨日22.5港元,顯見市場對其信心十足。

 日前(6日)李寧更是大舉擴張,決定收購中國羽毛球器材市場3大品牌之一的凱勝體育(Kason)的全部股份。

 而中國第二大品牌─「安踏體育」也不遑多讓,6月23日安踏宣布成為2009~2012年中國奧會合作夥伴。在2012年前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在11項重大國際綜合性運動會上,獨家提供裝備,其贊助經費高達6億人民幣,安踏的企圖心不言可喻,而市場也不吝惜給予掌聲,從4月至今,安踏的股價也上漲一倍。土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一榮一枯,對比十分強烈。


心得:真是讓我吃驚的一篇報導,美金濃這樣的國際大品牌在大陸也會踢到鐵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ul750925 的頭像
    paul750925

    paul750925

    paul7509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